“小研可以说是汉服模特圈特别勤奋的一个模特,她不断研究妆容、造型,自己做发饰、配饰,且手艺越来越好。她还经常去逛博物馆,学习汉服文化,并描摹发饰、配饰。”赵品君说,小研这些手艺都是后天自己慢慢学习、总结的。汉服模特不光修外在,还要修内在,而小研,就做到了这一点,也希望她们带着自己学习到的汉服文化,通过各样方式,使汉服文化得到更好、更阳光的传播。“让中国人甚至是外国人把‘中国风’汉服穿出家门,成为日常服饰的一种,成为一种新的时尚,是我的梦想。因为喜欢,所以入了行;因为坚持原创,所以总是被模仿;因为心中有梦,所以前方的路很广。”李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。
青与赤谓之文,赤与白谓之章,白与黑谓之黼,黑羽青谓之黻,五彩备谓之绣。……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,谓之巧” 、“王者易姓受命,必慎始初,改正朔,易服色”的记载。
遇见便是缘分,我是老向,很高兴在此与你邂逅!今天,我想跟您聊聊的,还是汉服哦!
这个景点真任性,不穿汉服不让进!
通常来说景点都是敞开大门做生意的嘛,巴不得人越多越好。特别是在一些节庆日、黄金周什么的,那些*景区都是人满为患的。可是,江西省有个景点却十分“任性”,从上个月开始,一律要穿着汉服,否则就不能进去。
这个景点叫作熹园,坐落于江西婺源县紫阳镇。看到这个“熹”字很多人都会想到宋代大理学家、闽学派代表人物朱熹,没错,熹园正是朱熹祖上居住的地方。虽然它不是朱熹故里,熹园原名朱家庄,是朱熹的二世祖、三世祖的居住地,而朱熹故里是在福建尤溪县,但它毕竟是朱熹的根源啊,所以它跟朱熹、朱子文化还是有莫大的渊源的。
熹园其实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的江南园林,里面有"引桂桥"、"尊经阁"、"朱家庄"等徽派建筑群,还有"紫阳书院"、"文化碑廊"、"老砚馆"、"歙砚制作车间"等景观。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去这些“古老”的景区也无非是走一走逛一逛,拍一拍秀一秀而已。可是,熹园却决心让你沉浸其中,如身临其境一般地去感受南宋的人文气息、市井生活!
所以,从上个月开始熹园就制定了穿汉服才能进园林的策略。这汉服费用是包括在门票中的,当然,你也可以自带。此外,里面的场景也尽量还原南宋时的生活:行人们穿着古装游走,见面互相行礼问好;商贩也是穿的汉服,嘴上喊的是“客官”而不是“老板”;里面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扮成各种职业的古人,有扮演情侣的,还有扮演神仙给游客们指路的。当然,你在里面也可以扮演各种角色,或者只是一个自由的路人。
汉服常常被不了解的人称为“古装”,因为穿起来很飘逸,自带一股“仙气”,所以受到一些人的追捧。许多00后自发的宣传汉服文化,在网上也隐隐形成了一个“汉服圈”。不过汉服这么漂亮,为什么一直流行不起来?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首先自古以来*就被称为礼仪之邦,而汉服中也有许多的讲究,从发型、头饰、挂饰到衣服上的图案和样式设计都有非常多的讲究,现在我们在网上买到的汉服很多都是改良过的,或者根本就没有按照流传下来的规矩设计,怎么美就怎么弄。
其次一名“汉服圈”内的小透明表示,圈内的氛围对刚入坑的新手比较不友好,经常会有“杠精”出没,新人被骂得“退圈”的情况时有发生。而且穿个汉服非要守着那么多古时候传下来的规矩,对汉服进行改良也要被骂,那不就固步自封了么。